策略的意義

企業經營首重策略與目標,當企業宗旨與經營理念有所確立,長期目標與近程目標以及經營策略就要進行展開。因此,策略的考量應著眼於未來,而不是現在。換一個角度思考,策略制訂的結果必然對企業的長期資源運用有所影響,其中尤以「人力資源」更是影響深遠。

策略的焦點著重於組織為了不斷提升競爭優勢所做的定位,譬如應投入那個產業、提供那些產品和服務以及如何分配企業資源以達成持續優勢的種種選擇。它的主要目標就是提供滿足顧客的需求獲致利潤而爲利益關係人創造價值。企業策略的選擇與其長期績效息息相關,成功的企業根據環境的需求,量身訂製本身的策略、結構和流程,並且善用其核心能力與技術以取得或創造競爭優勢。

良好的策略制訂需要分析和整合的能力,因此它是一個分析和創造的行為。成功的策略來自於對當前與潛在顧客價值的深入瞭解,知道市場如何發展與競爭,以及這些因素可能的變化趨勢,同時,也應該能夠明確的反映策略意圖與差異而得以在市場搶得先機。因此,策略的意義及其角色與功能可以清楚的如下圖所示。

 

圖 |策略在企業中的角色與功能

 

在企業經營中所扮演的角色

企業經營必須要有一個經營管理團隊,團隊中每一成員的責任應有清楚的劃分,包括領導者本人,都應認清企業本身和團隊應負的責任「是什麼」?

在未來一、二年內或者三、五年,甚至長期來看,企業要達成的目標「是什麼」?這一連串的「是什麼?」其實就是組織、職掌、策略與目標 . . . 等等,在企業經營管理中的重要課題。

領導絕非一成不變的原則,而是需要因時、因地、因人而制宜。但是,時、地、人要如何因應?同樣的情境,不同的領導者可能有不同的做法,因此,領導的首要工作應該瞭解自我認同是什麼?所領導的團隊的特性是什麼?領導者在面臨許多決策時,通常不是對與錯的選擇,而是如何在對的選項中,做出合理的決定。

這個所謂合理的決定,固然包括領導者對其團隊或成員的責任,更重要的是領導者的自我期許。領導學者認為領導就是領導者的自我實現,因此,領導者的工作絕不是順從團隊成員的意願,而是在於讓團隊成員心悅誠服地追隨領導者的意志,也就是說團隊領導者是透過他人實現自我期許的一種過程。

 

老生常談,我們精彩再續

文章來自:首席顧問 常昭鳴

共好管理顧問

共好管理顧問

共好顧問集團自 1999 年發展於華人地區,累計諮詢企業超過 400 家,橫跨十大產業領域。作為管理顧問業的先行者,運用清晰的實務經驗與西方的科學工具,影響無數卓越的企業家。

Leave a Reply

購買 PD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