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的使用科學工具,員工投入度調查為管理層建立積極的員工關係和友善的職場環境。
聽到員工的心聲,能積極有效改善管理制度及提升工作績效,同時拉近與員工之間的關係,但只知道員工的滿意度真的足夠了嗎?
這些問題是我們經過多年的經驗累積,也是普遍公司的管理者想要知道的實話,因為當公司存在許多對工作不滿意的人時,幾乎不可能吸引頂尖人才,為公司帶來良好的能量。
在從事調查之前,應該要瞭解一些事情
同仁們對公司有什麼想法?我們的同仁認同公司或這份工作嗎?(這是信任感的問題)
他們有帶熱情來上班嗎?他們有全心投入工作嗎?他們被什麼所驅動?(這是熱忱驅動的問題)
不是員工滿意度調查不好,只是不夠
近年來,國際知名的管理顧問公司,多傾向以「Employee engagement」工作投入度取代員工滿意度,作為組織改善的工具,它們更積極使用於預測客戶滿意度和企業營運績效。為什麼呢?
舉個強而有力的例子,對公司高滿意的工作者,等於工作投入度高的員工嗎 ? 答案應該是因人而異。公家機關的工作者普遍工作滿意度會高,原因可能是工作穩定、可能薪資高、可能事情少、又可能離家近等,但他們工作有百分之百投入嗎 ? 這點可以好好思考一下。
滿意度高不等於投入度會高,但是兩者背後會有隱含的連帶關係。根據國際知名的人力資源顧問公司調查顯示,高投入的工作者會有以下行為:
1. 樂意幫企業宣傳,他們願意為公司說好話。 2. 樂意留任公司,他們具有強烈的歸屬感。 3. 願意全力以赴,他們傾向全心全意付出。
工作投入度是人們的一種心理狀態,影響外在的行為表現,「他們不一定對工作很滿意、對組織承諾很高,可是卻能夠非常專注、熱情地奉獻在工作上。」這也是我們需要的。
總而言之,員工滿意度 / 投入度調查是否具參考性,最重要的是要讓員工「信任」其企業,「相信」提出的意見有被高層聽到,認同反應的事情有機會被解決,未來公司會因此變得不一樣。
OS : 不然我為什麼要認真做問卷,做了公司也不會改善 ?!
文章編輯|吳致緯
圖片提供|shutterstock
瞭解更多,可點擊。
員工敬業度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