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王之渙《登鸛雀樓》:「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點出了「管理」(微觀)和「領導」(宏觀)的不同。
《成功有約》作者科維(Stephen R. Covey)說,大部分的「管理者」是依循既有的模式或思考方式工作,但「領導者」具有勇氣向既存的模式質疑和挑戰。想要接受挑戰的「領導人」,得看得高、看得遠、又要志氣大。
所有靈長類動物所形成的群體,都會產生領袖,也不能沒有領袖。由此不難想見,所有靈長類動物群體的精力,為何都是用於爭奪主導權這件事上,美其名「公平競爭」,私底下卻「怪招連連」、「酸言酸語」。
領導人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清楚自己的使命(mission)。IBM 創辦人華生(Thomas J. Watson)將 IBM 員工的使命,簡化到只剩一個詞:思考(THINK,認真思考),這個詞充分反映出這家科技導向公司的智慧基礎,然後勾勒組織願景(vision)與價值觀(value);
沃爾頓(Sam Walton)將沃爾瑪(Walmart )百貨的願景以「永遠保持低價—永遠」,關鍵就是降低成本。如果員工愉快、顧客滿意,就表示領導階層正確地傳達了公司的願景,並給予適當的獎勵。
接著是了解顧客和員工不斷變化的要求。讓人們願意追隨他,沒有追隨者,就沒有領導者。
柯達公司創辦人伊士曼(George Eastman)在布朗尼相機(BROWNIE)的廣告詞寫著:「按下按鈕,其餘的交給我們。」
向顧客傳達的訊息是,攝影不再是由專業人士所主導的神祕「妖術」,人人都可成為攝影師。好的領導人必須能夠鼓舞人心,使得人們因為共同的願景而凝聚在一起,並在願景實現的過程中,扮演領導角色。
對領導人而言,最重要的就是要對「明天的無情」有所體認。
美國陸軍有一口訣:「身行(be)、了解(know)力行動(do)」。領導人必須有方向感,必須花很長時間針對整個大環境進行透徹思考,而且要比競爭對手快一步看出世界潮流。了解自己的優勢與弱勢也很重要,在謙卑(而不是傲慢)中得到敬重,邁向成功需要的就是天賦、智慧以及對團隊的忠誠度,不吃裡趴外。
領導人的胸襟視野需靠培養孕育。好的領導會鼓舞員工在工作上盡其所能,而不是讓員工花最少的力氣,追求不嗆解雇就好。領導者不一定要去經歷風浪困苦,但是可以從前人的經驗,走過的路,去捕捉吸取;當透徹領悟清楚後,也能使自己不再局限一隅。
柯林斯(Jim Collins)說:「從優秀到卓越的領導人,從來不想變成萬眾矚目的英雄人物,也絲毫不渴望成為備受尊崇的偶像,他們只是默默達成了非凡績效的凡夫俗子。」倒不是成為「網紅」而沾沾自喜。
黑猩猩的社會生活,以雄性的權力生活為核心。成年雄性對權力極為熱中,因為掌握了權力之後,食色問題都迎刃而解。
《禮記.禮運》:「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針對這句話,《孟子.滕文公下)乃對領導人提出了忠告:「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領導人對金錢、地位、粉絲不能惑亂其心志。否則,面臨交班時,會有「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的感慨,也就悔不當初了。
作者|丁志達
兩岸人力資源管理實務專家、暢銷書作者
圖片來源|賀 禎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