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敏捷?

如果你問賣紙的供應商什麼是敏捷?他們會告訴你,用便條紙寫下用戶的故事,就是敏捷。如果你問顧問,你會聽到,敏捷是一種開發軟體的方法。如果你問矯正鞋的廠商,你會了解敏捷的關鍵是開會的時候每個人都要站起來(實現站立會議)。所以,你的鞋子越舒服,你的團隊越敏捷。

敏捷的實際定義來自於「敏捷宣言」。宣言明確指出,敏捷不是一種方法論,也不是開發軟體的方法,更不是一個規則或過程。

敏捷管理源自於軟體開發的價值與原則,主張一種應對快速變化需求的一種能力。它更強調開發團隊、專案經理與客戶間的緊密協同運作、面對面的溝通、頻繁交付最新的版本,也更注重專案過程中人與人的作用。同時,鼓勵靈活、試錯、即時回應、客戶導向與不斷優化等觀念。

 

敏捷是一種價值觀和原則

圍繞著敏捷的大部分討論都與以下事情有關,各種理論方法,甚至特定的開發軟體,儘管這些事情可能會協助團隊建立敏捷,但這些方法和工具本身並非完全是敏捷。

例如,雖然一個團隊可能認為站立會議很有幫助,但之所以有這種開會方式,只是因為團隊遵循了敏捷的原則和價值觀。當你明白這一點時,就容易看出敏捷實際上是一系列的理念(價值觀)。在軟體開發/專案工作中,團隊可以用這個理念來更好地做決策。

 

敏捷的價值觀

敏捷一直在實踐探詢更好、更有效率的軟體開發方法,由此建立了以下的價值觀:

  • 個體和互動高於流程和工具
  • 工作的軟體高於詳細的資料檔案
  • 客戶合作高於合約談判
  • 適應變化高於遵循計畫

除了價值觀之外,還有 12 項敏捷宣言原則,這些原則不告訴你具體怎麼做,而是讓你可以在特定情況下做出正確的決策。

 

12 項敏捷宣言

  1. 我們最重要的目標是通過持續不斷地及早交付有價值的軟體使客戶滿意。
  2. 欣然面對需求變化,即使在開發後期也一樣。為了客戶的競爭優勢,敏捷過程中掌控變化。
  3. 經常地交付可工作的軟體,如幾週到幾個月內,傾向於採取較短的週期。
  4. 業務人員和開發人員必須相互合作,專案的每一天都不例外。
  5. 激發個體的鬥志,以他們為核心提供所需的環境和支援,輔以信任,從而達成目標。
  6. 無論團體內外,傳遞效果最好效率的方式是面對面的交談。
  7. 可工作的軟體是進度的首要測量標準。
  8. 敏捷過程提倡可持續研發。負責人、開發人員和用戶要能夠共同維持其步調穩定延續。
  9. 堅持不懈地追求技術卓越和良好設計,敏捷能力由此增強。
  10. 以簡潔為根本,極力減少不必要工作量的藝術。
  11. 最好的架構、需求和設計來自組織團隊。
  12. 團隊定期地反思如何能提高成效,並依此調整自身的表現。

 

如何成為敏捷團隊?

事實上,遵循原則和價值觀才能變成敏捷團隊,你必須找到那些支持原則和價值觀的實踐者。團隊遵循敏捷做決策,這個不斷循環的決策過程就是成為敏捷團隊之秘密所在。

 

以上內容來自於 Mark Shead

文章編輯:吳致緯

共好管理顧問

共好管理顧問

共好顧問集團自 1999 年發展於華人地區,累計諮詢企業超過 400 家,橫跨十大產業領域。作為管理顧問業的先行者,運用清晰的實務經驗與西方的科學工具,影響無數卓越的企業家。

Leave a Reply

購買 PDP®